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红色熔炉”工程推动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

发布者:suncitygroup太阳新城学工办 [发表时间]:2024-05-15 [来源]:suncitygroup太阳新城 [浏览次数]:


一、案例简介

suncitygroup太阳新城教师党支部针对党建制度与业务发展不协调党建与业务融合意识不强立德树人成效单一等问题,党政班子统筹打造“红色熔炉+”思政工作模式,按照“党建引领强制度,建强堡垒促发展,立德树人添动能”的思路,以“旗帜熔炼锤头熔基匠才熔铸三项计划为抓手,建成了统筹专业发展各领域、公司产品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育人资源的“熔炉型”教师党支部,先后取得省级以上成果及荣誉22项。取得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大成果3项,支撑国家战略和陕西制造强省战略发展的建设成果11项,支撑专业高质量发展的国家、行业标准类成果12项。实现了高质量党建赋能思政、高质量思政铸魂育人推进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实施旗帜熔炼计划,开展“党支部+专业群”双引擎行动

以党员“三诺”,党员建功,党员联企三项行动为载体,组织专业群教师党员凝心聚力谋划专业发展。先后主持完成制(修)订教育部《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现代铸造技术》和《金属热加工》三个专业国家教学标准,取得全国行业标准、团队标准9项,技能培训标准12项,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标准3项,主持国家专业类及专业教学标准研制4项,参与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研制4项,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5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专业标准3个。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专业群获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立项

1.围绕党中央关于职业教育重大部署,制定了《公司党业融合“三诺”实施细则》,聚焦党业融合,组织开展“承诺、践诺、评诺”,专业群党员对标年度达标承诺书有计划的开展业务工作党员考核注重问效评诺,形成完整有效的践诺闭环

2.以“党员建功”为主题,开展建功立业系列主题党日,其中“学航天精神铸魂 担双高建设重任”“科学家精神分享会”等活动较好的激发了教师职业自信。开展“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经验交流会”“国家教学标准撰写报告会”“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分享会”等建功主题党日活动。

3.实施“党员联企”行动,组织党员深度参与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来,加强党支部与行业企业党组织的横向交流与合作,开展校企支部共建共联活动,促进校企协同开发教材、重构课程体系、书证融通等项目的开展。

(二)实施“锤头熔基”计划,开展“党小组+教研室”双基站行动

以党小组虚拟设置、师生党小组结对共建、党小组三微模式等三项行动为抓手,提升基层组织力,使党小组成为凝聚教研室力量的“主心骨”和“主阵地”,为攻坚创效提供了坚实基础。《获批陕西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获陕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省高校科学技术奖各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项,专利20项,陕西省级科研课题13项,横向科研30项,国内首个“柔性玻璃”自然科学基金1项。

1.分类设置了以博士为核心的科技创新、课程思政、校企合作等3个虚拟党小组,发挥党管人才的制度优势。同时制定了《“党小组+教研室”双细胞工程实施方案》,使党小组成为攻坚克难的火车头。

2.教师党小组与员工党小组结对共建。将教师党小组科研项目,创新团队建设对接员工挑战杯、互联网+、员工技能大赛,达到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互融互促的良好局面。员工党员、积极分子广泛与教师党员开展课题共研,团队共建。

3.在教研室日常工作中,实施“党小组三微模式”,重点强化党小组的延伸功能“微党课”主要向教研室传达“第一议题”会议精神;“微讨论主要解决科研攻关,项目申报中的关键难题;“微报告”主要由党员每月编写与教研室专业相关的行业发展报告和职教动态。

(三)实施“匠才熔铸”计划,开展“价值引领+五育并举”双协同行动

落实“四优工程”建设“真材实料”党建品牌、组建功能型团支部三项工作为载体,提升立德树人成效。近3年,员工党员获得国家奖学金3人、中国老员工自强之星1人,省级以上技能大赛获奖22人,2个功能型团支部立项陕西省“高校团建样板支部”,并顺利通过验收。

1.落实学校《“四优工程”实施方案》,完成“四优工程工匠培育班”员工组班和培养方案开发,将选树的五育之星由教师党员指导参加各项大赛,通过施行全程导师制、个性化培养、滚动淘汰制等大举措,建立优师优育的“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机制。

2.发挥员工党组织引领作用。实施基于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全链条的“真材实料”党建品牌,实施党员“班级制”培养模式,开展思政教育“五小建设”;打造“支委+”育人团队,组织党总支书记、学工办主任、专业带头人讲授党课,确保党员教育质量,申报校级党日活动2项。

3.组建功能型团支部。根据材料学院专业设置,教研室主任牵头成立了i·未来增材制造协会,3D打印社团,模具协会,材料成型协会等4个专业社团,并探索将团支部建在社团上,组建功能型团支部,引领员工专业和思想双提升。

三、主要经验

1.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机制

聚焦材料学院事业发展,紧扣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重点任务,分解细化党支部和党员责任,明确责任人和任务清单,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围绕党支部制定推动基层党建深化提质增效的具体制度28条,健全完善高公司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机制,切实提升党支部和党小组的发展推动力。

2.创新工作模式,找准“红色熔炉”模式与业务发展切入点

注重将“双高建设”内容细化,聚焦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科学研究等业务,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思政建设的等业务工作与党建深度融合,形成把党支部建在教研室,把党小组成立在教学科研团队上,把三全育人落实到行动上。使“红色熔炉”工程真正成为学院事业发展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3.完善育人路径,拓宽专业发展与立德树人的融合渠道

推动员工教育、管理、服务与党建育人有机融合、创新发展,促进专业群建设、教研室活动、教师党员个人业务与人才培养的深度结合,做到了同频共振、互相促进,从而达到推动教育载体协同化,指导员工有平台;推动教育活动精品化,培养员工有成果,推动教育主体协同化,引领员工有机制。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变成了推进人才培养和思政教育的强大动力。